位于贵州省平塘县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9月25日,世界最大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落成启用仪式在贵州平塘隆重举行,这个全球瞩目的“天眼”终于睁开了眼睛。它眼望无数星辰,将人类探知宇宙奥秘的视野扩大至宇宙边缘,同时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国际领先水平。
FAST背后凝聚了无数科学家和建设者的智慧和汗水,同样也离不开武船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坚持不懈的努力。
武船承担的反射面单元安装工程即被公认为是其建造过程中的三大难题之一。FAST工程4450块反射面单元的安装位置分布在口径500米的球面索网、离地面高度4.3米-50米不等的空间节点盘上,吊装空间跨度、幅度之大前所未有;反射面单元为铝合金管件桁架结构,共计216种类型,分三角形和异形四边形两种形状,在空中安装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反射面单元的变形和精度;反射面安装过程中还与其他工程子系统存在干涉和成品保护问题等,这都需拿出一揽子解决办法和措施。
今年7月3日上午11时45分,FAST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FAST主体工程顺利完工。最后的吊装技术十分尖端,与其他各块间距为56毫米,每一个螺栓间距1毫米。长江日报记者曾见证了最后一块反射面单元成功吊装的全过程。反射面单元安装提前工期一个月完工,且在历时311天的施工中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武船的质量和信誉得到了业主和现场各方的高度评价。
8月底,FAST安装工程如期进行了竣工验收,并得到验收组的肯定和好评。
通过FAST安装工程,全面提升了武船特种设备的安装能力,目前已授权专利4项,受理专利2项,申报技术创新课题成果1项。
武船也因此获得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颁发的优秀项目部、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
周永和:创新设计制造多个吊装神器
今年41岁的周永和,是武船集团一名职工,从去年5月3日到今天,担任世界最大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反射面板的吊装拼板工程的生产主管。500多个日夜,周永和吃住都在贵州平塘县一个山沟里,精确拼接起40多万块反射面板,组合起一个真正的世界级工程。在这个领域,周永和算得上世界级工匠了。
刚开始,面对这个世界级的“大镜子”,周永和也深感无从下手。因为它是个圆锅形,直径是最大的,面板又多,种类也多,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把每一块面板顺利、准确、安全地安装到位。
40多万块小反射面板组装成规格不一的4000多块大反射面板,其中单片最大面积约120平方米,最大重量超过1吨,由于强度低,还容易变形。把它们一个个起吊数十米高,空中运送数百米,下落安装,不能有一点磕碰污损,面板相互间的吻合误差不能超过两毫米,这简直是一个前人从未领教过的挑战。
吊装方案确定后,吊装设备的设计制造就是决定工程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环节。周永和团队经过反复讨论、运用多种工程软件不断校核,对多种新型设计进行试制、试验,最终完成了缆索吊、转运机车、中心小环梁、柔性吊装系统等各种吊装设备设计、制造及安装器具的选型和采购任务。其中,主承力结构采用屈服强度590MPa以上的HG70E钢板,减轻吊装设备自重,不对圈梁产生塑性变形等破坏性影响;采用新型液压盘式制动器,使吊装设备运行中承载索不会松动、滑脱;创新设计的双吊耳吊钩可简单快捷地实现反射面单元空中二次转接;制造专用反射面单元吊具,用于反射面单元的吊装精度及姿态调整。以上创新设计思路及成果使吊装设备充分满足了工程对其安全性、可靠性、可重复使用性的要求,被业主评价为完成安装工作的一件神器。
当时有一大难题:什么样的整体吊装模式才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经过反复讨论试验,周永和选择用圆规模式进行吊装。
他们在FAST圆心的馈源舱位置修建一个环梁,作为圆规的中心支撑点,在这只巨碗的碗边架起一圈钢梁轨道,在轨道上运动的机车成为第二个支撑点,两个支撑点之间由两根粗钢缆连接。安装的时候,反射面板首先被吊装到圈梁轨道上,然后机车在圈梁轨道上转动,把面板运送到预定位置的缆索吊上,由缆索吊沿钢缆吊装到指定位置。
周永和介绍说:就是从中间牵一根线,然后沿着这个250米的半径,画一个圆,这样的话,就能够把4450块面板准确送到位。
FAST落成启用后,周永和并没有急于离开,仍坚持在那里做最后的收尾和维护工作,从10月1日以来一天都没有休息。周永和告诉记者,这次施工中遇到很多难题都被破解了,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精细和创新,在施工时一定非常精细和精准,在方法和方式上一定要创新,只有二者完美结合,才能使工程更加精确到位。